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中国国防报》2版头条报道我校积极营造“礼遇毕业生 尊崇军人”的国防教育氛围

编辑:孙静 [发表时间]:2018-09-03 [来源]: [浏览次数]:

本网讯(党委宣传部 袁黎平)6月4日,《中国国防报》在其2版头条显著位置,以题为《办好“两个人的班级” 浓厚尊崇军人的氛围》专题报道安徽师范大学尊敬、关爱两位应征入伍、光荣退役的大学毕业生,为他们保留班级、单独安排教学活动,助力二人顺利复学、完成学业和论文答辩,并与之留下“两个人的班级”毕业合影的事迹。此前,该事迹受到人民网、中国日报、北京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关注和报道。

    我校一贯重视国防教育工作,积极做好征兵宣传和动员、在校生应征入伍的报名和政治审查以及应届毕业生入伍的后续服务工作。截止目前,我校已有近80名男大学生和9名女大学生成功入伍,本次“两个人的班级”毕业照受到了《中国国防报》的强烈关注,并进行专门采访报道。

    据悉,《中国国防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普及全民国防教育为宗旨创办的报纸,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管,解放军报社主办,是全国发行最大的军事类报刊,本次新闻的刊载是我校在该报实现的新突破。

    以下是报道原文。

    本报讯 查达广、蒋建伟报道:5月21日,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组织应届毕业生拍摄毕业照,众多班级的学生依次在指定位置排队拍摄,其中一个班级与众不同——只有两名学生,而与他俩合影的却有11名老师。并且,11名老师站在后排,两名学生坐在前排。当相机的快门摁下之后,这张照片就成为该校浓厚尊崇军人氛围的亮丽名片。

    这两名毕业生是退役大学生士兵张欢、金国兵,他俩是这个学院2012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2015年9月,刚上大四的张欢、金国兵应征入伍;2017年9月,他俩服满义务兵役期后光荣退役。回到学校,他俩所在班级的其他学生已经全部毕业,并且学院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已于2014年停止招生,这个班甚至这个专业就剩下他俩没完成本科学业。

    虽然他俩参军前就修完了主课学分,但毕业前还要做论文、参加答辩,没有班级可怎么办呢?刚返校时,张欢和金国兵心里有些忐忑。但是,学院领导和老师的关心厚爱,很快就驱散了他们心中的不安。学院研究决定,为他俩保留班级,并单独安排教学。随后,学院“一路绿灯”为他俩办理各项复学手续,所有教学活动都视他俩为一个班级来进行,没让他俩到其他班级去旁听一次课、“搭车”去参加一次教学活动。同时,辅导员“一对一”结对帮扶他俩重新适应大学环境,论文导师热心帮助他俩选题立题,使他俩顺利通过论文答辩。

    拍毕业照时,学院领导考虑到他俩是退役大学生士兵,就主动提出让他俩坐在前排,院系领导和老师站在后排。在部队养成良好礼节礼貌习惯的两名退役士兵不肯坐前排,学院领导说:“让最可爱的人坐在最好的位置,理所应当,就别推让了。”就这样,他们拍下了11名老师站后排、两个学生坐前排的特殊毕业照。金国兵告诉笔者,这是学院领导和老师对他俩的关爱,也是学院对退役大学生士兵的重视,更是学院尊崇军人的一个体现。

    在学院领导和老师的关爱下,他俩不仅顺利毕业,而且还实现了个人的发展愿望:张欢跨学科考取了东南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金国兵考上了家乡安庆市的公务员。

据悉,安徽师范大学坚持将强化国防观念摆在教书育人重要位置,把为部队输送优质兵员作为重要工作之一,并把征兵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学校由党委书记担任校征兵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挂牌成立了征兵工作站,构建“校、院、班”三级征兵工作网络,设立专门的办公场地,配备专职工作人员,确保征兵工作落地落实。学生应征入伍后,学校指定专人定期与在外服役的学生联系,了解学生在部队的表现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退役返校后,学校积极落实国家规定的各项优待政策,并设立“参军报国”专项奖学金,采取多项措施帮助退役大学生士兵完成学业。此举在学校形成了浓厚的尊崇军人氛围,激励一批又一批大学生踊跃参军报国。

    上图: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2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毕业合影。

报道链接:http://www.81.cn/gfbmap/content/2018-06/04/content_207713.htm